10月22日,位于长沙市湘江新区坪塘街道太平村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产学研基地里,圆滚滚的油茶果已经压弯枝头,微微裂开的果壳露出饱满的茶籽……这里种植的,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培育的“德油2号”新一代油茶品种。
林学院院长袁德义拿着游标卡尺给记者对比了传统油茶和“德油2号”油茶的大小,横径足有两倍之差,他告诉记者,根据测产结果预测,该品种油茶每亩产油量高达75公斤,相比亩产15公斤油的老油茶品种,产量翻了4倍。
袁德义在油茶种植园
历时十九年
油茶育种实现新突破
油茶,是中国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用油茶果制成的茶油营养丰富,是高品质的食用油,且其主要种植在山地,不侵占耕地,具有较高经济价值。
然而,过去油茶普遍存在花而不实、花多果少,产量低、效益低的问题。2008年,全国油茶平均产量只有每亩5.8公斤。目前湖南地区的油茶林中,还有近60%的为低产林,亩产茶油不超过10公斤。
“目前我国食用油70%依赖进口,自给率仅30%。要想握紧中国人的‘油瓶子’,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十分必要。” 袁德义说。2005年,袁德义带领科研团队投入到油茶育种技术的研究中,试图培育出高产稳产的优良油茶品种。
团队观察发现,湖南地区普遍种植的普通油茶个头较大、皮较厚,由于其秋冬季开花,如遇低温阴雨天气,昆虫传粉困难,结实率低,产量不稳定;而在株洲攸县,有一种攸县油茶,虽然果实小,但春季开花,且皮薄、出籽率高,油脂品质好,抗病性强。袁德义于是提出将两者杂交的构想,效仿杂交水稻,选育出集两者优势于一体的油茶新品种。
普通油茶与攸县油茶远缘杂交构想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与水稻等农作物不同,油茶的生长期长,从播种到长大,再到开花结果,周期长达5、6年。学校的试验田迎来一批又一批学生,授粉、收种、播种、再观察,年复一年,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又无数次从头再来……
2021年,通过17年的反复尝试,团队终于成功创制出“德油2号”“德油3号”“德油4号”3个“新一代”油茶新品种。该系列的油茶,表现出果大、皮薄、结果多,丰产、稳产,出油率高等优良性状,每亩茶油产量可达75公斤,相比亩产15公斤的老油茶品种,产量翻了4倍。
今年3月,该系列品种已完成小面积的区域性栽培试验,连续4年测产结果良好,通过了湖南省林木良种认定,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产量增加后,可以调动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湖南的油茶产业将进入一个新阶段。”袁德义说。
踏遍祖国大地
只为一株油茶良种
2016年6月21日,对袁德义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像往常一样走进学校的试验田,惊喜地发现一个油茶果格外“乍眼”。
“不仅个头大,皮还很薄。我当时一下就兴奋了!”袁德义说。实际上,为了这一颗果子,袁德义及其团队已经进行了10年杂交试验。这株不同寻常的小树,便是初代“德油2号”。
广州、江西、海南……为了寻找油茶优异种质资源,团队跑遍了全国几乎所有油茶种植地。在海南,更是一待就是8年。“在海南五指山一带开展油茶资源调查时,茂密的林子下面有很多‘旱蚂蟥’,脚一踩进去,它就往鞋子里钻。当时有个学生吓得直往外跑,袁教授就说,‘我都冲在前面,你们怎么好意思不冲’……”团队成员之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副教授肖诗鑫回忆道。
袁德义与团队科研人员在海南
努力终于得到了上天眷顾,团队找到了个头像柚子一样大的油茶优株。团队不仅将其带回湖南与本土油茶品种进行杂交实验,更在海南当地选育出了“海油1号”等油茶良种。
春花秋实的油茶新品种是一直没有攻克的难关。2019年3月,一抹白色终于在油茶树上悄然绽放,正当团队都激动不已时,却突然得知本地农民为了修建养鸡场,不小心将树铲平了,“没了这棵树,我们的科研就要打回五年前,急得我一夜没睡。”袁德义说。第二天一早,他赶忙请来挖机,一寸一寸地将土地翻起,“掘地三尺”找到了树根,保住了春天开花油茶品种的资源。
“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希望,可能就是一个产业。”袁德义说。
挽救回来的树根
助力乡村振兴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团队的科研成果也为种植户带来了切实的帮助。袁德义的手机里,有2000多个农民的联系方式,他们不时会向其咨询油茶种植问题。
位于浏阳市的湖南聚尔康茶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曾投资2000余万种植油茶,但七八年过去,依然收益不佳。团队帮助其油茶进行高接换冠、良种改造后,油茶产量翻了近4倍。如今,企业不仅“起死回生”,还成为全省“十大油茶高标准示范基地”,带动周边村落发展油茶种植面积超过万亩。
“目前,油茶良种及现代化栽培技术体系推广面积已达300万亩,近3年项目累计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袁德义介绍,当前湖南省油茶面积2365万亩,茶油年产量32万吨,综合年产值730亿元,近几年湖南省推广的油茶新品种、新技术,约80%来自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油茶育种创新团队。
袁德义的“油茶梦”示意图
果可榨油,花可观赏,叶可制茶……这是袁德义的“油茶梦”。57岁的他,依然干劲十足。“希望退休前,可以实现每亩油茶产油15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