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青春“三下乡”|栀子花开处,科技赋农时
时间:2025-08-15 浏览次数:0
盛夏七月,栀子飘香。在湖南省宁乡市喻家坳乡的栀子花种植基地里,馥郁芬芳中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园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赴湖南省宁乡喻家坳栀子花基地技术指导专业实践团。他们带着专业知识与青春热情,深入田间地头,用科技力量为栀子花产业的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
科技下乡: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喻家坳乡是湖南省重要的栀子花种植基地,栀子产业是当地的特色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然而,在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精深加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仍面临着一些技术瓶颈和发展挑战。了解到这一情况,林学院精心组建了这支由曾艳玲教授带队、7名硕士研究生组成的“技术指导专业实践团”。
△实践团在实践调研地点合影
深入田间:专业知识解难题
实践团抵达基地后,迅速投入工作。在林学院曾艳玲教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们顶着酷暑,深入不同地块,详细考察栀子花的种植密度、土壤状况、水肥管理、病虫害发生情况等,全面掌握基地的生产现状。成员们系统采集土壤样品、植株样本(叶片、花朵、果实),计划带回学校实验室进行养分分析、病虫害鉴定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为精准施策提供科学依据。
△实践团成员现场考察栀子基地
深入调查:走访问卷促发展
实践团设计了多维度的问卷框架,旨在收集村民员工的产业知识和乡村振兴需求。团队驻扎田间地头,深入栀子花种植基地,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种植规模、管护技术难点及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潜力,例如物联网在农业中的推广障碍等;同时梳理栀子产业链的延伸方向(如栀子加工、文旅融合),为后续技术指导提供数据支撑。通过问卷收集村民对本地栀子文化、乡村旅游开发的看法,包括传统习俗保留情况、文旅品牌建设痛点(如销售渠道单一、品牌知名度不足);同时整合地方特色元素,为设计文旅IP和宣传方案提供依据。
△实践团成员对当地村民员工进行调查问卷
展望未来:深化合作谋共赢
实践团此行不仅是一次短期的技术帮扶,更是搭建了校地合作的桥梁。基于前期调研和发现的问题,实践团还对基地负责人蔡总进行采访。基地占地6000亩,采用科学栽培技术优化栀子果品质,使其个头大、产量高,并通过蜜蜂授粉创新降低人工成本。实施“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带动120余户脱贫户增收致富,年销售额达500万元,有效促进本地就业和乡村振兴。
△实践团采访基地负责人蔡迎华
栀子花开,香远益清;科技助农,步履不停。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赴宁乡喻家坳实践团的足迹,深深印刻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他们用专业知识浇灌产业之花,用青春热情点燃振兴之火,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农林高校学子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与担当。喻家坳栀子花的甜蜜事业,在科技的加持下,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实践团成员与基地负责人合照
-end-
来源 | 新湖南
编辑 | 董佳怡 孙仲宇
复审 | 吴嘉颖
终审 | 沈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