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团队从养分-细菌角度阐明了免炼山采伐剩余物全量归还对桉树人工林种植的优越性
时间:2024-07-29 浏览次数:0
桉树是一种备受推崇的常绿阔叶用材林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近二十年来在我国南方大面积种植,贡献了我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商品材,已成为我国南方最为重要的战略树种。然而,长期刀耕火种的集约化种植不仅会破坏生态,还会破坏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平衡和微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免炼山采伐剩余物归还措施的合理应用成为桉树可持续经营的新出路。
近日,林学院、水土保持学院吴立潮教授团队,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高峰林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大桂山林场、广西地源之本肥业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展了桉树人工林采伐剩余物全量归还的免炼山简力高工效造林长期试验,重点研究了以采伐后自然均匀覆盖森林地面的平铺法和沿等高线堆放剩余物的堆放法为核心的采伐剩余物利用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土壤养分、酶活性等,揭示了在长期栽培过程中,采伐剩余物对改善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生态环境重要的作用。研究成果以“Harvest residue recycling rather than slash-burning results in the enhancement of soil fertility and bacterial community stability in Eucalyptus plantations”为题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4;945:173850;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4.173850)。
研究发现:采伐剩余物归还法可以显著减轻对化肥的长期依赖,有助于保护细菌网络的关键节点和土壤细菌群落的稳定,而刀耕火种破坏了土壤的物理完整性;采伐剩余物归还可以增强土壤细菌连接程度,更有效地减少可用养分损失;α变形菌可能是区分不同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的关键因子。
我院林学学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方向王政烨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吴立潮教授、陈利军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供稿 陈利军 审核 向左甫)